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件资料 -> 正文

宁夏工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7-02-09   编辑:组织人事处  点击量:


宁夏工业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年)

二○一年一月

  

       第一部分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 

一、发展规模

(一)学校概况

(二)招生规模

(三)专业设置

二、办学条件

(一)经费投入

(二)实训设备配置水平

(三)教师队伍建设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三、发展能力

(一)内部人事管理

(二)激发办学活力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发展

一、培养质量

(一)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二)学生服务与在校体验

(三)资助情况

(四)就业质量

二、学生发展

(一)毕业生升学情况

(二)毕业生就业后发展情况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创新

二、创新创业

三、课程建设

四、数字化教材资源建设

        第四部分  校企合作体制的构建与实施

     一、校企合作体制构建

(一)经费保障

    (二)政策措施

    二、校企合作实施

(一)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

(二)借脑借智,企业专家做导师

(三)企业技术支撑参与课程开发

        第五部分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以宁夏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抓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二、充分发挥就业培训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独特作用   

    (一)精准扶贫工作

(二)对口学校支援

三、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四、培训促进就业创业

           第六部分  问题与展望

       第一部分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

一、发展规模

(一)学校概况

 宁夏工业学校(西北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原属国家煤炭部直属管理,成立于1978年,2001年学校下放宁夏地方管理,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综合职业培训基地。2013年4月,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本着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点区、创建全国职业培训示范城市的战略定位,将西北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宁夏理工学校高职部、宁夏煤炭工业学校、石嘴山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进行实质性优化整合而组建成石嘴山联合学院,2015年7月,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划归平罗县委、县政府管理,石嘴山联合学根据办学需要,更名为“宁夏工业学校”,学校隶属石嘴山市管理。至此,石嘴山市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办学保障体系有力地推动石嘴山市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

 学校集学历制教育、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于一体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综合职业培训基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示范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宁夏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办学38年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学历技工生和8万多名短训学员,为地方产业发展、扶贫富民工程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获得了各级部门及社会广泛的赞誉和肯定。近年来学校相继获得先后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大中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区技能人才培养奖”、“全区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二)招生规模

1.全日制校生招生规模及生源情况
   本年度学校招生共计1512人,与上一年度学校招生人数1300人(不包括平罗职教中心)相比,在招生总数上多212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到了稳中有升。

具体对比如下:

1 全日制在校生招生规模及生源情况

  地区

年份

石嘴山

固原

吴忠

中卫

银川

外省

技师学院

春季生

招生

总数

15

580

207

30

58

60

28

15

322

1300

16

606

240

39

75

67

30

35

  420

 1512

2.在校生规模及结构
   目前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4510人其中,高级工及以上培养目标的有306人,占总人数的 6.8 %,男生202人,占4.5%,女生104人,占2.3%。

2 分专业人数表

分专业人数

专业名称

合计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中职学生数

4510

1677

1404

1429

其中:女

1768

619

529

620

计算机应用

109

109

0

0

电子商务

94

25

39

30

轻纺专业

30

30

0

0

计算机平面设计

180

0

76

104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139

85

33

21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

40

0

40

0

酒店服务与管理

79

41

26

12

学前教育

957

325

298

334

汽车运用与维修

391

223

168

0

汽车美容与装潢

77

46

31

0

会计电算化

206

54

58

94

化学工艺

121

23

0

98

生物化工

144

97

47

0

机电技术应用

706

241

206

259

焊接技术应用

130

29

32

69

工业与民用建筑

177

25

57

95

采矿技术

31

0

0

31

旅游服务管理

484

178

158

148

数控技术应用

377

146

97

134

电气技术应用

38

0

38

0

   3.短期培训规模
  2016年度学校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失业工人再就业培训、企业职工岗前培训等短期培训,共培训短期学员1600人次,鉴定2700人次。

    (三)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不断面向市场调整专业设置思路,促进专业设置与专业需求相对接学校成立了专业设置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对石嘴山市各工业园区及骨干企业、市直有关社会经济管理部门、区内及周边部分职业院校开展了调研,根据自治区和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企业反向及人才需求,确定了以“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工作思路,以“升学+就业”为导向,以提高生源质量,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放弃市场需求小、专业能力弱的专业;维持专业能力强,市场需求小的专业;扶持市场需求大,专业能力弱的专业;支持专业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的专业;开设并重点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新专业。紧紧围绕“4+4”的产业集群(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和冶金)及特色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型煤化工、现代纺织),学校将原有9个专业集群42个专业调整至23个专业,增设了《纺织技术及营销管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电子技术应用》4个专业。其中,国家级示范重点专业3个(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国家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重点专业3个(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国家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专业2个(数控技术、机电技术);自治区重点专业2个(采矿技术、机电技术应用)。

    二、办学条件

(一)经费投入

            表3  经费投入基本数字表

   基本数字表                  单位:万元

经费项目       时间

2014.9.1-2015.8.31

2015.9.1-2016.8.31

预算拨款

4,231.48

5,179.49

学生免学费

935.60

918.00

国家助学金

258.20

318.00

专项资金

1,526.80

2,007.20

    (二)教学设备配置水平

1.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0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设实训工位数2663,教学实习仪器设备4554万元生均占地面积193.79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48.78平方米,生均设备值1.01万元。

2.学校建有万兆主干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监控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系统。建成了网络信息中心、实现了千兆汇聚、百兆桌面的校园基础网络架构校园网络实现有线网络全覆盖,通过中国电信的光纤接入Internet,互联网出口带宽100M,安装有防火墙、行为审计等安全设备,保证了校园网信息的安全。2016年学校投资118万元建设无线网络,校园网络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互联网出口带宽增加到600M,并进行网络中心机房物理环境改造,进一步保障了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全校计算机总数达1680台,其中学生用机1264台,全校所有教室均连入校园网,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100%的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

1  中心机房改造升级

3.学校图书总量46.8万册

表4 图书统计数字表

      项目

 年份

纸质图书(万册)

电子图书(万册)

图书总量(万册)

生均图书(册)

2015年

2.6

30

32.6

51.6

2016年

5.8

41

46.8

103.8

    (三)教师队伍

  学校现共有教师328人,其中专任教师259人,兼职教师69人,生(4510)师(328,含兼职教师)比为14:1。
                 表5  教师队伍情况表

专任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结构 (比例%)

学历结构 (比例%)

双师素质(比例%)

兼职教师

高级

中级

初级及以下

研究生及以上

本科

专科及以下

双师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人数

人数

比例

人数

人数

比例

259

53

20.5

61

23.6

145

55.9

24

9.3

226

87.3

9

3.4

93

35.9

69

    (四)现代技术信息应用

    1.信息化教学

    学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建有独立的网络中心计算机数量和配置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主要教学场所均配备了必要的多媒体设备,所有教室均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除硬件建设外,学校还完善了教学资源库建设,截至目前所有骨干专业均建成包括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名师名课音像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有效地扩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学校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建有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职信息化管理队伍,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健全,信息化经费每年有预算、有投入、有增长。学校着重加强教师主动利用信息化的意识和驾驭信息化的能力。除请专家来校讲学、辅导外,学校还选派骨干教师到高校、企业、行业机构进修培训。学校还下大力气落实“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全面实现了网络学习、互动、交流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要求。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学校出台了专门的奖励制度。通过举办多层次的信息教学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着力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目前,学校所有教师均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学生均能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2.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在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172个智慧课堂教学监控点。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即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完成校园网平台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学校网站和各专题子网站建设。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将办公OA、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就业、资产管理等子系统整合为统一标准的资源平台;建成网络信息中心,建成校园安防系统和课堂教学监控系统,建设符合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资源库建设。学校为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专门出台了《无纸化办公管理办法》和《信息化应用考核标准》,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校信息化管理实效。 

2  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工作专题会

三、发展能力

(一)内部人事管理

    学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研究制定了《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教师师德及业绩考核办法》、《教职工职业道德及业绩考核办法》等。修改完善了《教职工管理办法》、《中层干部管理办法》等。以制度为抓手,着力加强教师管理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轨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先进,比先进,比贡献的浓郁氛围,科学合理地考核教师教学工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审晋级、外出培训及奖惩等提供依据。

    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创新教师队伍机制,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影响力,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规划(五年)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把做好人才工作放在第一位始终以面向专业教学的需要,积极为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技能大师工作室营造一个充满竞争和活力的软环境,不断完善引才,用才的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为专业教学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学校科学规划设计,建立以高规格和特质化为目的的师资人才引进制度,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把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作为重点选拔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把一批企业的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以及高学历的毕业生聚集在教师队伍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规划设计时,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遴选制度,选拔制度,并重点考核引进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行业经历以及与学生的沟通的能力等,使选拔的人才符合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学校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师资引进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工作环境,给高层次人才在服务期内每年发放2万元的安家费、报销学历提升的学费、评聘正高级职称、兑现考核奖励等激励措施。把有知识、有能力、有水平、有干劲的人才引进学校,充实教师队伍。三是加强师资的“双引双培”,努力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创新办学模式,激发办学活力

学校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宽办学渠道,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等的联系,搭建校企沟通交流平台,创建了多种合作办学的新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办学活力,增强了学校发展后劲。一是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与杉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共享铸钢公司、天地奔牛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或以企业名义冠名办班,如舍弗勒冠名班,按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企业培养适量合用的技能型人才。二是校校合作办学模式。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与高职院校间合作,与宁夏理工大学、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职业技术学校、成都纺织专科学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区内外院校的合作采取“3+2”或“2+1”分段培养模式开展联合办学,在专业设置、分段培养、学生实习就业、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学校管理、教师交流培训等方面资源共享加强合作。三是校企共建实训中心。学校主动对接企业,先后引进宁夏荣光电节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宁夏荣力特科技研发制造有限公司与学校共同建设 “LED研发生产实训中心”“智能制造研发生产实训中心”,学校提供场地、厂房及完整的教学及部分生产设备;合作企业出资完善整个生产线生产设备,配套体验展示中心生产材料等,引进国内外高水准科研团队,引入高端核心技术等,给学生提供技术和实训岗位并进行师资培训,形成供需衔接、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四是国际化合作交流。学校坚持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学校发展,与德国图林根培训学校合作,引进项目教学法并在数控、机电专业推广运用。与台湾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逐步深化,教师学生赴台湾树德科技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在2015年框架协议基础上,又签署了具体的合作项目协议书。在自治区海峡两岸(宁夏)职业教育发展对接会上与台湾首府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是我区唯一一所与台湾高等职业院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的中职学校

3  师生赴台湾访学  校校合作共建特色专业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发展能力

    一、培养质量

    (一)学生培养与成长

学校结合学生特点,围绕“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制定了学生的“四证”管理办法,建立学生“四证”档案。“四证”分别为“学历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职业核心能力证书和特长证书”。其中学历证书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量合格后由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是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由国家职业资格鉴定部门考试合格后颁发的等级证书;职业核心能力证书是学生具备了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所必需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由国家职业核心能力鉴定部门考试合格后颁发的证书;特长证书是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经考核合格后由学校颁发的证书,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四证”发放管理办法,全方面培养学生,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完善的综合能力。体质测试达标率81.7%,操行考核合格率99%。学生精神面貌良好,无违法犯罪现象出现,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4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模式推进“四证”学生教育管理

(二)学生服务和在校体验

  “服务育人”是学校教育体系重要的一环,学校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从教学、生活服务、就业服务、环境创设等各方面着手,为学生提供良好服务。学校建立学生、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制度,并根据多方反馈进一步完善自身不足,在校学生满意度达到94.23%。

6  2016年在校生满意度

序号

调查内容

满意度评价

很满意

满意

不满意

1

教学环境和条件

12.4%

81.8%

5.8%

2

学校教学组织和安排

11.5%

80.9%

7.6%

3

专业课程设置与使用的教材

13.4%

83.4%

3.2%

4

实习、实验设施设备配置

14.3%

84.5%

1.2%

5

教师教学态度、为人师表

11.2%

82.4%

6.4%

6

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12.3%

82.3%

5.4%

7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1.7%

82.3%

6%

8

学校德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12.6%

80.6%

6.8%

9

学校学生管理

11.9%

81.4%

6.7%

10

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的开展

14.6%

83.7%

1.7%

11

学校的生活环境

15.4%

83.4%

1.2%

12

学校的住宿条件

11.4%

81.2%

7.4%

13

学校的宿舍管理

12.4%

80.3%

7.3%

14

食堂的饭菜质量

9.8%

82.3%

7.9%

15

食堂的服务态度

10.2%

81.7%

8.1%

16

学校的水、电供应及推修保障

12.3%

80.8%

6.9%

17

学校的卫生保健

11.2%

80.3%

8.5%

合计

12.27%

81.96%

5.77%

图:5  学校读书演讲比赛

    (三)资助情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多方开拓渠道,构建了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主,学校奖学金为辅的关爱体系。2016年,学校共办理奖、助、免、补等资助10829人次,总金额达到1270.2万元。

           7  2016年学生奖助情况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项目

种类

奖助范围

奖助
人次

奖助
金额
(万元)

1

2016年度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14级、2015级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802

280.2

2

2016年度免学费补助金

免学费

提出申请的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8029

918

3

燕宝奖学金

奖学金

成绩优异的在校生

792

72

     (四)就业质量

    1.全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和就业率

2015年度毕业生共有1666人,2016年度毕业生共有2015人,学校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就业态势良好,近二年来总体就业情况稳中有升,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截至统计日期,2015年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5.01%,2016年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9%。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对口率详见表3.1

8  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及对口率

年度

毕业生人数

就业学生人数

就业率

对口率

2015

1666

1583

95.01%

69%

2016

2015

1993

98.9%

81%

    2.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与双证率

2016度直接就业1894人,初次就业率93.9%;区内就业1048人,区内就业比重为56.52%;毕业生获取“双证”率为95.82%;升对口高职41人,升学比重为51.25%;

    3.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

2016年,用人单位给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毕业生平均月薪2300元。

二、学生发展

(一)升学情况

    为做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和学校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学校成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网上报名工作领导小组,对招生报名工作进行部署,确保招生报名工作平稳顺利进行。2016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报名学生80人,有41人被区内合作高职院校录取,录取率为51.25%。

    (二)毕业生就业后发展情况

学校精心部署,把就业工作摆在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位置,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聚焦就业信息收集和就业技能指导,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广大校友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生就业工作,最广泛地凝聚校内外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正能量,构建有特色、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拓展就业市场,对接社会需求,构建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发展教育和服务。

学校进一步拓展了以宁夏和西北地区为重点、辐射全国的就业市场,加强与行业协会、地区人事部门、技术工业园区的合作,优化高质量的就业通道;加强了对社会战略需求、热点需求和新兴产业需求的对接,充分发挥实习实践平台在促进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多方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了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合理定位自身发展,着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还不断完善“推优升学、推优就业”教育体系,强化对学生的就业服务,细化工作方式,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及时、方便、大容量的就业信息服务

    (1)毕业生就业后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

学校毕业生就业覆盖了多个行业,去向广泛、分布合理,按照人社部、教育部行业分类标准统计,2016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流向,详见表3.2。毕业生中进入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行业比例较高,合计达1331人。其中,67.17%的毕业生进入私营或民营企业,这体现学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成果。

9 毕业生就业单位的行业流向

应征

入伍

未满

16岁

精神或

身体疾病

其他事业单位

国有

企业

三资

企业

其他

企业

2015

10

12

8

39

322

26

883

2016

15

26

15

65

450

68

1255

     (2)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分析

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培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专业技能探索就业岗位,提升就业能力。

本年度学校招生就业处联合各专业对部分与学校长期合作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寄发了就业单位反馈表,共收到有效的用人单位调查问卷1326份。结果显示,学校毕业生在工作中体现出了良好的综合素质,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较好评价。在“贵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一项,82.7%的单位填写“优”、17.3%的单位填写“良”。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的满意度高,管理能力、外语水平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详见表3.3。

10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一般

思想素质

93.40%

6.60%

0

0

敬业精神

89.30%

10.7%

0

0

工作态度

94.20%

3.60%

2.20%

0

专业知识

44.80%

52.30%

2.90%

0

工作能力

46.50%

53.40%

0.10%

0

管理能力

25.60%

58.70%

15.70%

0

创新能力

13.30%

68.80%

17.90%

0

团队精神

89.20%

9.40%

1.40%

0

工作实绩

88.50%

10.30%

1.20%

0

总体评价

81.70%

17.20%

1.10%

0

(3)企业与毕业生满意度

          11  企业与学生满意度统计表

年度

调查

人数

企业满意人数

不满意

人数

满意度

毕业生

满意

人数

不满意

人数

就业

满意度

对母校

满意人数

不满意人数

15

895

769

18

85%

805

47

86.7%

788

43

87.8%

根据学校对30多个用人单位的895名2016年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企业对学校毕业生表示满意的769人,不满意的18人,满意度达到85%;毕业生对就业表示满意的805人,不满意的47人,就业满意度86.7%;对母校满意的毕业生并推荐的788人,不满意的43人,满意度和推荐度为87.8%。

 (三)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

姓名:张启舰

所在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部门:PQC(质检部)

现任职务:一车间运行班长

事迹:

张启舰,男,18岁,2015年7月毕业于学校机电专业,于2015年4月通过校园招聘来到湖南杉杉能源有限公司总部宁乡工厂(长沙)实习培训。实习期间分别在二车间和PQC工作过,对生产过程管控、设备操作、生产工艺流程和人员管控有系统的了解,在一起同去的30名实习生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同年7月根据公司安排从湖南杉杉回到杉杉能源(宁夏)有限公司参加工作。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在师傅的带领下不断地钻研设备安装调试的基本知识,掌握关键技术和操作要点,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已经完全能独立操作11台机器,并在所操作机器中,各项指标均能超额完成公司指标,9月通过竞聘当选为一车间运行班长,在2015年度被公司评为“劳动模范”,是同期优秀毕业生代表,并受到公司领导、同事及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和极高评价。

        

      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创新

    学校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石嘴山神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重点探索了产教结合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同时在2015至2016年,通过招生就业处,机电、现代纺织与能源、学前教育、星级饭店、汽修等专业部先后与杉杉能源(宁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利集团、舍弗勒(宁夏)有限公司、共享集团、宁夏天地奔牛有限公司、宁夏恒达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联邦制药有限公司、石嘴山市幼儿园、丝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西府景饭店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6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班协议同时学校结合企业情况,调整课程设置及授课计划,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分期进行生产实习,交替完成学业和实习任务。

 

6  工学交替双元制培养——舍弗勒班

为了充分发挥示范校专业的引领作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不断完善了实践教学条件,构建以教、学、做、产为特征的实践教学平台。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构建“工学结合,教产一体”教学模式。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托“虚拟课堂+校内实训+企业课堂”的教学环境,始终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各专业积极探索适应企业需求、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创新创业情况

学校广泛推广创新学生创业,在不同的专业和班级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创新与创业课程,并且不定期邀请各类企业人员与教师开展创新创业讲座。

学生在创业与创业课程中积累了经验,选报创业教育培训的学生大多数憧憬自主创业,本身有着浓厚的创业兴趣和激情,通过教师引导使其具备了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为后期学生创办小企业等实践活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策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创业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交互式、参与式、实践体验式教学方法,突破了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新与创业课堂为学生提供接触、了解社会和就业岗位的机会,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等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78  技师学院选拔创新创业团队

    石嘴山神工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学校进行实体经济经营提供有利条件,其中星级饭店管理专业部创建了“亿点创意图文工作室”,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创业创新提供了平台;汽车工程专业部利用汽车实训车间提供了让学生利用休息日进行洗车、维护等创业体验活动;学前专业部利用兴趣小组第二课堂学生手工艺术作品,利用电商平台,让学生体验成果,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三、课程建设

    根据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需要,结合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学校及时调整改革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实现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全新的以“工学结合”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本年度完成了对现有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引进企业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企业文化,确定并完善基于工艺实施工作过程的实践主导型课程体系,加大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工作力度,真正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1.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结合高职院校对口分类升学考试以及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和我省技能大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要求,2016年学校编撰修订建筑工程施工等共21个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业班、升学班),经学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讨论审定通过。

8  学校专业建设研讨会

    2.知识课程体系

按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结合高职院校对口分类升学考试以及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足、开齐、开好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知识课程。加强文化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针对中职生的认知特点,改革学科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知识课程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1/3以上,确立了学校知识课程体系。

    3.实践课程体系

根据学校各专业的特点和校内外各实训基地的建设,结合学校编撰修订建筑工程施工等共21个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至2016年组织编写了23门高技能人才实训教材,通过“引企入校、产教融合”,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增强教学、学习、实习实训等教育教学活动的融合度,进一步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主要开设了各专业的一体化课程、顶岗实习、专业认知教育、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实践课程,各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数达到总学时的60%。9  自治区专家验收实训教材

    4.素质课程体系

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意见》(教职成〔2008〕6号)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要求,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以重视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增强素质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的,有序地组织和开展素质课教学工作,合理安排不同年级素质课内容,将素质课程内容融入实习实训过程,将诚信、敬业、责任、职业精神等内容融入教学工作实践。素质课的开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文明礼仪》、《职业核心能力》等课程,同时,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各专业以专题讲座、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安全教育、法治知识教育等课时数不少于64学时,符合德育课教学大纲的课程标准。

                  12  德育课开设情况

年级

学期

必修课程

学时

一年级

第一学期

职业生涯规划

36

第二学期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二年级

第一学期

政治经济与社会

36

第二学期

哲学与人生

36

10  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活动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加强教学信息化的运用与推广工作,试题库建设方面,本年度建立了136门课程的试题库,共计562套试题。在教务信息管理平台方面,学校进一步发挥平台功能,整合全校资源,实现信息互通,提高管理效率。在数字化教学资源方面,学校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形成了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四个重点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其中CAI课件共计1422个,电子教材19个。同时鼓励教师随时随地上传、下载个人优质教学资源,目前教学资源库文档型资源共有14241个,资源容量40G,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世界大学城运用方面,学校共计有257名教师参与,并上传了微课、课件、教学案例等资源。    

11  创新考试模式 校试题库建立并使用

       第四部分  校企合作体制的建构与实施

    一、校企合作体制构建

    (一)经费保障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支持,积极争取“宁夏高技能人才培基地”校企合作共建项目人才专项资金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专项资金各类资金,为校企合作体制构建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政策措施

 学校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专门从事校企合作管理的部门,负责运作校企合作,做好企业调研工作,对企业用人的时间段、各专业岗位用工标准、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等进行有效地调查和研究,建立二级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协调专业部、教务处、学生处,从专业课程共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学生评价体系构建、人员交流、学生实习等方面推进互动双赢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并明确运行机制遵循的原则。

    二、校企合作实施

(一)促进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

一是根据市委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按

照“既是企业生产车间,又是学生实习基地”的要求,将石嘴山神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学校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平台和窗口,使学生实训逐步由“消耗型”向“效益型”转变。二是制定了《学校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在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多种方式引企入校,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校企共建研发生产实训中心。学校提

    12  校企合作再谱新篇章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揭牌

供场地、厂房及部分教学设备,企业出资购置并完善整个生产线、生产设备及相关的配套体验展示中心生产材料等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与宁夏荣光LED有限公司签订了建立实训基地协议,按照德国双元制模式共同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中心构筑了专业与产业共同推进、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和谐生态,构建起了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平台

(二)借脑借智,企业专家做导师

学校充分挖掘校企合作能量点,引进行业企业专家组建了专家库,整合、利用、优化专家的智慧与资源,担任兼职教师,开展专家经验交流,找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发挥其理念启发、技术指导、决策参谋作用。

   13  企业专家“工业4.0互联网+制造业转型”专题报告会

(三)企业技术支撑,参与课程开发

学校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学校教学,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2016年校企合作共开发教材18门,更加注重教材开发质量过程性监控,定时与企业专家沟通,保证高质量完成教材开发工作。

        

          第五部分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以宁夏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抓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功能,依托“宁夏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随着石嘴山市工业的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的适应我市各工矿企业对提升职工技能的迫切需要,学校职业培训中心转变思路,创新培训模式,从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入手,加快各类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着重开展了恒达纺织有限公司的纺织工培训,天地奔牛集团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平罗福华冶金高级电焊工,汽车维修工中级技能培训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技能鉴定与培训规模持续扩大,培训鉴定21个工种4300人,其中培训鉴定高技能人才400多人次。

         

14  服务企业,助推石嘴山经济发展

二、发挥就业培训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独特作用    

(一)精准扶贫

学校职业培训中心不断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就业再就业深入平罗县陶乐镇红崖子乡庙庙湖村等重点扶贫村开展精准扶贫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组织建档立卡试贫困农民掌握一技之长,从而加快贫困村劳务移民就业步伐,进一步夯实了脱贫攻坚工作

15  宣传职业培训聚焦脱贫攻坚

(二)校校对口帮扶

学校以“加强交流,共同提高;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为原则,制定了《宁夏工业学校结对帮扶隆德职业中学的工作实施方案》,在焊接、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帮扶、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交流学习、共同建设校园文化、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六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并在方案中明确了工作计划、工作推进时间节点及责任部门。两校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相互学习借鉴,共同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沙龙等项目,共同打造结对帮扶品牌,完成脱贫攻坚和帮扶解困任务。

三、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先后承办、协办全国第三届数控

专业宁夏选拔赛、全区第二届机械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石嘴山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多项赛事承办了宁夏职业院校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焊接、装配钳工等工种比赛,全区16家职业院校,113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四、培训促进就业创业

学校主动开拓培训与就业市场,跑园区,走企业,下社区,了解培训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先后与平罗晏晟集团、宁夏恒达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石嘴山监狱、石嘴山供电局、石嘴山残联等工矿企事业单位、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良好合作承担了石嘴山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的残疾人淘宝云计算培训班,残疾人盲文培训班,在石嘴山市监狱为即将刑满释放人员开办了维修电工培训班、为街道办事处等组织的妇女开展保育员培训班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再就业和创业,促进城乡发展与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2016年度培训人员就业安置率达到98%以上,培训学员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娴熟的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16  精准扶贫送知识、送技能

             

           第六部分  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匮乏。

    学校现有教师的技能结构、知识结构不能完全与专业建设相适应。新引进的专业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缺乏企业生产实践和相关经历。尤其是指导国家级、世界级技能大赛的高水平专业教师非常缺乏。

    (二)校企合作还不能成为校企共育人才“共同体”,校企合作成效不明显。

    由于在市政府层面缺乏有效的措施保障,校企合作处于浅层次、松散型水平,直接影响了学校办学水平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

三)招生困难,规模不大。

随着党和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技能人才发展理念得到广泛宣传。但是,由于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加之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实现互认互通等因素影响,在独生子女居多的今天,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依然不高,甚至存在认识上的偏见,中职教育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与展望

(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建议在核定编制内给予学校特殊政策,允许学校自主面向其他职业学校或企业引进一定数量的高技能专业教师,尽快解决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匮乏的问题,建议政府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进一步明确发改、教育、人社、财政、工信、企业、学校等相关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建立有利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及内部管理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岗位结构和人员结构形成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活力迸发的体制机制。按照公平、择优原则推行竞聘上岗。适度引入市场化劳务用人机制。
     (三)切实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中心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主体作用,实现“产学研培创五位一体、教学和生产并重预期目标,基地将借鉴德国双元制培养的有效实践,推行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努力构建基地与企业共育人才的新格局,努力实现项目产业化发展,形成以教养教的良性发展生态,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之路

(四)加强与境外院校交流与合作。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宁夏与台湾地区教育交

流合作的有关事项,拓展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进一步实施职业教育开放性办学,创建校际交流的外部环境,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灵活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办法,利用岛内优质资源,加快打造专业化、高水平职教师资队伍,为基地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拟参加海峡两岸职教台湾对接会,探索选择优势专业,系统引进台湾“三创”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模式,选派技师学院师生赴台湾进行交流访学。

    (五)深化校企合作,实现项目产业化发展

    以石嘴山神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以引企入校为切入点,以创办产业实体为抓手,积极整合校办企业资源,建立产学研培创五位一体、教学和生产并重的实习、实训基地,以就业创业为目标,以专业部为主体兴办职业教育产业实体、产教结合,以产促教,努力实现项目产业化发展,形成以教养教的良性发展生态,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产业化发展之路。

    (六)抢抓机遇,增强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审时度势,把握“打造宁夏全域旅游示范区”与“新建银川至呼和浩特高铁”的大好机遇,找准结合点,着手谋划为学校发展增活力、添后劲的新项目。

   

                     

                     典型案例

案例一:

实施“四证”发放管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实施背景

职业教育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学校结合学生特点,围绕“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制定了学生的“四证”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四证”档案。

    二、主要目标

通过“四证”发放管理办法,全方面培养学生,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完善的综合能力。

    三、实施过程

    (一)前期调研,调查分析

通过走访相关院校,深入教师学生群体进行访谈,结合宁夏工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校领导研究决定实施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四证”发放管理办法。

    (二)制定办法,尝试摸索

制定《宁夏工业学校学生“四证”取证及发放管理办法》并下发,通过半年时间的实践后,结合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稳步实施。

    五、主要成效

通过毕业证与技能等级证书的发放管理,提高了毕业生的质量, 实现实操技能的提升。通过职业核心能力证书的发放管理,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生活需要。特长证书的发放管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四证”管理办法为学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抓手,为学生考核、推优就业等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四证管理办法的实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案例二: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在我校的应用

一、我校申报职业核心能力考评点的背景

我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为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创业,增强大中专毕业生和职业人士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2007年6月1日向全国发布的《关于颁布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鉴发[2007]11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于2015年10月初积极准备各类申报材料,11月初上报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全国推广中心,进行审批,并于11月10日获批成立西北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核心能力考评点(职培[2015]第24号 )。

二、我校开展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的必要性

1、用人单位对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毕业生迫切需求

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也是提高大、中专在校学生以及已就业和即将就业人群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必将成为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因此,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项目作为国家新的综合素质训练项目,将拥有最广泛培训人群,将是培训界全新的社会服务项目,其生命力将伴随一个职业人士的一生,将对提升我国技能人才的素质起到积极作用,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与重用。

2、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和培训是我校独具特色的学生培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我校经过多次探索,首创了“毕业证+职业技能证+特长证+职业核心能力证”的“四证发放”教育体系,把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之后,形成了完善的、先进的教育体系:学生通过学历教育取得学历,解决学识问题;通过职业教育,取得职业准入资格,提高应用技能能力;通过取得特长证书,挖掘学生的其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提高社会综合竞争能力。为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社会适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校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培训情况以及学员认证情况

为保证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在我校顺利开展,于2015年和2016年暑期分批次派19名教师赴广东、湖南参加职业核心能力中级指导师资格培训,并顺利取得证书。2015年12月招收第一批47名学员(宁夏理工学院高职部学生),并完成综合测评工作,通过率达82.9%。2016年开展了一期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工作,共招收15春季在校生227名。

四、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在我校开设情况

学校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来有效推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推动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推广先进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不仅要学生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做什么,重视学生心脑手的全面发展,在重视专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拓展到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深化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就业导向下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本年度对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平均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授课内容从职业核心能力8个模块中,选择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三个模块,即职业社会能力初级内容进行讲授。旨在通过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得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德育素质;提升学生对某一具体工作岗位的胜任的能力,更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性、弹性、迁移能力,以使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的要求;在重视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强调所有学生应学习一些对未来职业生活有价值的、共同的、基本的内容。  

五、下一步举措

现行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很非常重视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上也着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但是,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往往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而正是这种能力的缺乏,严重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我校将以本校的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从职业教育的领域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探索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不同途径和有效方法。  

1.有效利用我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核心能力。

如何把“与人交流、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等能力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是需要长期的摸索。很多国外的实际经验表明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来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在生产车间建立“学习岛”,使教学直接融于生产环境之中。学生可以尽早接触生产实际,学会适应真实的职场环境,在向企业师傅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不同的团队合作,达到优势互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又能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2.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融入日常专业教学中

学校的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在此基础上,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核心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探寻具有实际成效的方法、途径,对核心能力培养、训练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补充,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以及教学改革中广泛收集到的鲜活的案例、模块教学的资料、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并利用集体研讨、公开课等形式进行教师之间的探讨和交流。积极把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尝试,渗透核心能力培养到专业教学中,运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等独立模块对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和提高,使得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

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及讲座等活动,对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进行全面普及。  

3.探索职业核心能力多样化教学模式

探讨和研究出适应中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探索并不断完善中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培训的课程方案;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把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相互综合,把核心能力的教学培养融会贯通,提出可行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途径培养职业核心能力。通过教学试验、素质教育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行动研究、专题讲座、融入专业课教学、主题班会等途径开展课程教学,加强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能力、专业素材和教育环境来实施灵活多样的不同教学方法,从而体现和贯穿职业教育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

案例三:    

   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改变人生

——阿苏阿甲的培养与成长

阿苏阿甲,男,共青团员,宁夏工业学校13级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2016年7月毕业,现在宁夏哈纳斯企业工作。    

阿苏阿甲出生于四川省西昌市凉山区响水乡阿嘎保古村一个彝族家庭。2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剩下他和身体残疾的父亲相依为命。生活中他都是勤俭节约,学习上刻苦并且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迫于生计,没上完初中他就出外打工。5年里,阿苏阿甲先后在广东、福建、四川、新疆、北京、宁夏等地一边流浪,一边打工。他捡过垃圾、干过建筑工、修理工、给理发馆当过学徒。

 2013年7月阿苏阿甲被宁夏工业学校录取,就读焊接专业。进入学校第一天开始,阿苏阿甲开始有了人生的目标,他也为这一目标努力奋斗着。进校后,学校对他减免学费、住宿费、书费,享受一年2000元国家助学金,生活上专业部张岩、金星等老师负担了他的每月的生活费。步入职业院校的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知识、苦练技能成为他生活的主旋律。从他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永无休止的追求,焊接车间经常看到挥汗如雨刻苦训练的身影;教室里、图书馆、宿舍看到他如饥似渴对知识的追求。学习上一丝不苟,并不意味着他要以生活上的枯燥无味作为代价,生活中的他更富有活力,也更有生机。他喜欢弹吉他,唱歌,他用歌声把乐观的人生态度,传递给同学们。他也很注意卫生的保持,不仅对自己,也带动寝室的同学把他们共同的家整理好,使大家生活都能有条理有规律。对于各种活动,他更是踊跃参加,并且在他参加的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很多同学都曾说:“他是我见过的最吃苦耐劳、最乐观的人。”在困难面前他从不低头,他习惯了自己去承担责任,面对困难。 他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他经常会与生活上、思想上、情绪上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同学聊天,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负担,分担他们的痛苦。从而让同学从低谷中走出来,让他的热情笑容去感染周围的同学,也让班级体的气氛更加活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老师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阿苏阿甲的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前茅,曾连续两年荣获“一等燕宝奖学金”共计6000元, 2015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有了区内大赛的经验后,阿苏阿甲对自己更加有了信心,当听说,学校让他代表宁夏参加全国中职技能大赛时,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负众望,取得好成绩。每天早晨六点他就起来训练,一直到晚上八点,高强度的训练,每天完成几十块钢板和管子,还要对照参数和评分,阿苏阿甲终于掌握了不同焊接材料的参数,焊接手法和电流电压调整;理论一直是学生的弱项,晚上回去之后恶补理论知识,常常12点以后才能休息。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下,阿苏阿甲熟练掌握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焊、氩弧焊等技术。2015年7月,参加全国中等职业院校焊接项目比赛,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突破了宁夏中职院校在这个项目上零的突破。

2016年1月,阿苏阿甲代表学校又一次参加了全区技能大赛,荣获焊接项目的一等奖;2016年的5月,参加全国中等职业院校焊接项目比赛,他从70多所学校的7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该项目的“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2016年的5月,在备战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拔赛中,取得宁夏赛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6年7月,因该生在参加技能大赛训练过程中,勤奋努力,焊接技术水平较高,被多家企业看中,最后,他选择宁夏哈纳斯新能元集团有限公司就业。通过踏实、勤奋的工作,现在的阿苏阿甲不仅可以自食其力,每月还给自己的父亲寄回去一些生活费,把家里的房子翻新了,父亲脸上笑容又回来了。

阿苏阿甲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学生,虽然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时刻还惦记着他的母校,惦记着曾经帮助他的老师和同学,惦记着曾帮助过他的每一个人。他常说:“宁夏工业学校培养了我,使我成为一名技术工人,不仅仅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家里的生活。我一定要不懈的努力,报答母校,报答老师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也希望更多的同学们像我一样,通过技术,改变命运”。

获得荣誉:

    学校比赛  焊接项目  第一名

    2014年      石嘴山市电视台 “寻找好声音”

    2015年5月  全区中职院校技能大赛   二等奖

    2015年7月  全国中职院校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三等奖

    2016年1月  全区中职院校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二等奖

    2016年5月  全国中职院校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三等奖

    2016年7月  备战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全国选拔赛  

上一条:石嘴山市教体系统高层次人才

下一条:没有了